第三一五章 驱逐-《永不下车》
第(2/3)页
置身于一片肃杀的恐怖气氛中,又是什么,让无数劳动者坚持斗争呢;
胜利的希望。
胜利,是的就是胜利,一场彻底颠覆顶层、有产者、统治阶层的暴力洗牌,即将在这无数劳动者的有生之年降临,这场斗争,这场矛盾尖锐的殊死搏斗,不管结局如何,都将彻底终结万恶的资产主义。
“权限不可转让”,迄今为止,还只是方然的一个猜想。
但类似的原则性判断,却正在it领域蔓延开来,被埋头工作的码农、架构师和专家学者们发现,继而备受鼓舞。
他们知道,横亘在自己所在之群体与自由王国之间,那看似坚不可摧的高墙,正在从内部迸发一道道裂痕,执掌劳动者所创造之暴力机器的有产者们,终将丧失对体系的控制权,继而,如同被逐出宿主的寄生虫般绝望挣扎。
继而,在冰冷的绝望中,结束毫无意义的可耻一生。
信息技术的全面渗透,不可逆转,红桃皇后般的人类世界里,拒绝自动化、智能化就意味着落后,意味着被消灭。
控制权的争夺,结局,也一样的无可更迭。
任凭有产者们绞尽脑汁,使出浑身解数,动用一切残忍而无耻的手段威逼胁迫,将不幸曝光的劳动者投入监牢,甚至秘密杀害,也只能收获表面的平静,和虚假的和平。
而他们所幻想的,拥有百分之百忠诚度与可靠性的中央控制机,只需id与秘钥就能执掌联邦、决定广袤大地每一个角落将要发生什么事的“神祗之杖”,则注定只能是一场无法具现的幻梦。
身在ffri-it,以联邦政府雇员的身份,为顶层效劳,托马斯安生的一切活动也盖莫如是。
1485年春夏之交,在几个月的紧张筹备之后,“国际商用机器”公司正式向ffri-it提交了数据总量超过1tbes的项目计划书,接下来,则由委员会花费约三到六个月的时间,对各大机构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查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