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五九章 社员-《永不下车》
第(2/3)页
不多时,车辆抵达茅斯考地标——红场,走下车来的阿达民环顾四周,他趁夜色未晚,先穿过克里姆林宫的破败城墙,登上塔楼,然后才发现这里的视野并不开阔,那些早已废弃的高楼大厦,现如今,依然充斥在红场的视野内。
也罢,其实来这里,并不图看到什么风景。
追寻逝去的记忆,注定是一场空,这时,还不如接入asa的数据库,提取资料,更能发现些许理联的昔日荣光。
只不过,再有多少昔日光彩,今天的人类也注定无缘得见。
感慨,多少会有一些,一边沉浸在莫名的情绪里,一边爬下塔楼,阿达民在弗拉基米尔同志的墓前,伫立多时,直到天色完全暗淡才迈步离开。
从茅斯考离开,让载具将“替身”运送到储藏库,想了想,方然改变了主意,他没有亲自前往下一站——拍芮丝,而是吩咐asa去调遣工程机器人,看齐茅斯考的规划,将拍芮丝的若干古迹,尤其是“公社社员墙”保护妥当。
必要时,为提高生存率,也可以考虑将其整体迁入地下。
“巴黎公社”,一百多年前的历史事件,迄今为止仍在拍芮丝留存的痕迹,实在寥寥,位于公墓的公社社员墙,在浩劫中幸存下来,殊为不易。
这一处地点,对盖亚表面的其他管理员而言,没有什么价值,至少对一度统治尤洛浦大区的精条来说是如此,若非“十字军”在占据东尤洛浦大区后,很快被“紅军”驱离,恐怕包括茅斯考在内的诸多地区,都会横遭劫难。
一座弹痕累累的墙壁,对方然而言,意义非同一般,如何保护则是难题。
虽然他完全相信,在gpl与ama的大规模战争中,甚至后续的一切军事行动,都几乎不会殃及拍芮丝,核弹却不长眼睛。
文明的历史痕迹,广义上讲,每一处都弥足珍贵。
但,终究还是有一部分,比其他的更珍贵,更值得花费资源去保护。
出于这种考虑,在阿达民的授意下,asa迅速制定了几套可行的保护方案,经方然拍板,决定将“公社社员墙”及周围地块,自下部开掘,整体沉降到一百六十米的地下深处,并在其上部构筑抗超压防御带。
经过这样的处理,便可抵挡五百万吨tnt的热核弹头,而不致被摧毁。
第(2/3)页